从“白菜价”到“黄金价”, 他用一绝技, 让中国稀土暴涨10000倍
龙虎关景区好玩吗 首页 龙虎关景区好玩吗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 首页
  • 龙虎关景区好玩吗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从“白菜价”到“黄金价”, 他用一绝技, 让中国稀土暴涨10000倍
    发布日期:2025-08-16 05:14    点击次数:90

    谁掌握了稀土提纯技术,谁就扼住了科技的咽喉。

    近日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结束,稀土资源成为中国硬刚美国的一张王牌。

    面对中国的关键地位,有外媒透露美国将斥资近14亿美元在境内开发稀土,想要摆脱对我们的依赖。

    但不得不说,因为有了稀土,在许多国家都跟美国跪地求饶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和美国掰手腕。

    稀土其实是17种珍贵化学元素的总称。

    随着高精尖领域的快速崛起,稀土逐渐变成工业和军用研发不可或缺的资源。

    无论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战斗机、汽车、手机、大部分现代科技产业都需要稀土的存在,它甚至可以净化汽车尾气。

    以前,中国由于缺乏提纯技术,国内丰富的稀土资源只能被低价出口,再用昂贵的价格买回提纯过的高纯度稀土。

    作为一名出生在中国的科学家,这让当时身在美国的徐光宪感到十分愤怒。

    为了推动祖国的发展,不再受制于西方,他决定回国攻克稀土提取难题。

    如今,中国稀土在国际上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徐光宪功不可没。

    徐光宪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童年时期的生活非常快乐。

    可惜这样安稳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太久,徐光宪13岁那年,父亲病逝,生活一下变得困顿起来。

    但是徐光宪始终不曾放弃过学习,靠着勤工俭学,高中进入工业职业学校就读,并且顺利毕业。

    后来,徐光宪有幸来到上海交大学习系统的科研知识,并且在这里结识了他一生的挚爱高小霞。

    1946年,两人在上海举办婚礼,顺利地结为连理。

    两人都对化学有着深深的热爱,为了获得更前沿的知识,他们决定前往国外深造,丰富自己理论体系,提高科研水平,未来能够更好地报效祖国。

    但受限于经济条件,徐光宪决定先行一步,独自来到美国。

    他在化学领域的天赋很快就展现了出来,用优异的成绩得到了教授的喜爱,顺理成章成为学校的助教,领1800美元的工资。

    有了这份收入后,高小霞也顺利来到美国。

    1949年,徐光宪攻读量子化学领域博士,没想到,仅仅用了两年半时间,他就完成了所有学业。

    然而,就在徐光宪博士刚刚毕业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朝鲜战争打响了。

    中美关系随即变得紧张起来,美国立即颁布了“不允许中国留学生回国”的法案。

    从法案颁布,到法案生效中间还隔着半年时间。

    但时间不等人,想到有可能再也无法回国,夫妇二人毅然放弃了美国优渥的条件,决定回国。

    两人想尽办法,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于1951年4月回到了祖国。

    然而科研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回到北京后,徐光宪成了北京大学的一名物理化学教授。

    然而,回到国内的徐光宪发现,在科研设备上国内和国外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在国外非常吃香的量子化学方向在国内也暂时没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但祖国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徐光宪果断放弃了自己原本的研究领域,转去研究当时国家安排的放射化学技术。

    物理化学课程1951年在徐光宪的提议下开设起来,为我国放射化学领域培养了首批专业人才;

    此后,他提议开设物质结构课程,并承担了这个课程的首部教材的撰写任务,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1956年,他又服从安排,从事核燃料萃取化学研究。

    1972年,分离镨和钕这两种化学元素的任务被紧急派给了北京大学的研究员们。

    这两种元素在研究人员看来长得几乎没有区别。

    但当时,稀土分离工艺作为尖端技术,被牢牢掌握在外国人的手里,为了不再被扼制,接受任务的徐光宪又转向了稀土研究。

    然而,从什么方向突破好呢?

    已经在放射化学领域深耕多年的徐光宪创新性地想道:也许,用来做核燃料分离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稀土分离技术。

    想到法子就立马去做。

    一套全新的“串级萃取理论”,经过徐光宪不断试验之后终于成型,最终成功地将元素分离,纯度高达99.99%。

    理论上可行还不够,要把理论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

    为了能够让理论能够真正地落地,徐光宪满负荷工作。

    他率领团队加班加点,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只为了能够尽快把理论落地。

    得到的结果令人振奋,“串级萃取技术”在上海跃龙厂生产大获成功。

    “技术性突破”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成为整个稀土行业的重大突破。

    “中国稀土之父”的荣誉徐光宪当之无愧。

    科研成果成功落地,徐光宪也坚定地认为科研成果应该全国共享。

    “全国萃取讲习班”因此陆陆续续地开展起来,无偿向每一家稀土企业公开其核心研究成果,帮助各地工厂实现高效提纯稀土。

    讲习班的效果非常显著。

    随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市场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冲击,稀土价格下跌超过30%。

    曾经美国、日本、法国的稀土垄断企业在价格冲击下不得不面临破产或者和中国寻求合作。

    中国一直以来坐拥全世界最丰富的稀土资源储备,现在技术全面突破,在出口量上终于稳居世界第一。

    发展过快也会带来隐患。

    由于稀土行业刚刚兴起,缺乏有效的价格管理。

    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国内工厂为了争夺利益,开始打起了价格战,以降低价格的方式争取国际订单。

    这样的内卷让稀土的价格从昂贵变得低到“令人咋舌”。

    不仅如此,过度开采还导致环境被大幅破坏。

    发现此事的徐光宪忧心忡忡。

    当时已经85岁高龄的他,联合14位院士紧急上书,呼吁国家保护环境,增加稀土资源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性,控制不断下跌的出口价格。

    这一举动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终于让稀土廉价出售的局势扭转了过来。

    徐光宪一生都钟情于研究如何才能让稀土资源更好地利用。

    妻子高小霞看到徐光宪如此费心费力,选择放弃自己的分析化学方向,专心辅助徐光宪做数据分析和验证。

    不仅如此,两人在做研究的同时,也尽心培养下一代,近百位硕士博士都是他们的学生。

    2009年国家把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徐光宪,他成为中国第一位化工方向的得奖者。

    2015年,徐光宪逝世,但是他对国家的贡献永远不可磨灭。

    时至今日,拥有稀土资源这张“王牌”,中国在国际谈判上有了强硬的话语权。

    纵观世界,我国是唯一实现稀土产业链全覆盖的国家,90%以上的稀土资源都是由中国出口的。

    相比之下,美国在重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落后中国20年;日本虽然有冶炼厂,但是规模小,成本是中国的3.2倍,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依然无法突破;德国很多汽车企业因为稀土问题,面临停产问题。

    中国用40多年打造的“稀土帝国”,终于让欧美国家尝到了窒息的滋味。

    这无疑也验证了徐光宪当年的远见: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中国稀土产业的遥遥领先,也生动诠释了顶尖人才对国家战略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正是几代人的接力突破,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胜势,让中国在国际谈判桌上始终保持着主动权。

    而未来,我们仍然将是这场博弈的“最大玩家”,成为真正的“规则制定者”。

    -END-



    上一篇:重磅 | 2025中国房地产投资前景排行榜
    下一篇: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推销产品